2025年的夏天,当左权县城里再次响起熟悉的歌声时,很多人会停下脚步114配资查询,左权将军家住湖南醴陵县,他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......
这首83年前诞生的民歌,至今仍在太行山上传唱不息,更让人惊讶的是,不只是老人会唱,连幼儿园的小朋友都能哼上几句,一首歌,为什么能跨越近一个世纪的时光,依然打动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心?
一夜成歌,三人合力铸就传奇
1942年9月17日夜,太行山深处的西黄漳村灯火通明,第二天就要举行辽县易名左权县的盛大典礼,可大会还缺一首纪念左权将军的歌曲。
县委副书记杨蕴玉急得团团转,深夜把皇甫束玉、王恕先、阎濂甫三个文艺工作者叫到一起:明天大会,必须要有一首左权将军的歌!
时间紧迫,三人连夜创作。他们选用了当地人人都会的"割莜麦小调",朗朗上口,好学好记,皇甫束玉后来回忆说,那一夜他们几乎没合眼,一遍遍修改歌词,要让每个字都能准确表达太行人民对左权将军的敬仰和怀念。
展开剩余79%有意思的是,歌词中原本有句"狼吃",在当地是句粗话,但三人商量后决定保留,因为这最能表达群众对日寇的愤恨,后来为了在孩子中传唱,皇甫束玉又把它改成了"日本鬼子"。
从战火中诞生的英雄赞歌
这首歌诞生的背景,是太行人民最悲愤的时刻,1942年5月25日,年仅37岁的左权将军在十字岭战斗中壮烈牺牲。
消息传来,整个太行山区的老百姓都哭了。万余名群众自发签名,强烈要求把辽县改名为左权县,以纪念这位为国捐躯的将军。
左权将军不是普通的军官,他是八路军副参谋长,被誉为"'两杆子'都硬的将才",他既能运筹帷幄指挥作战,又能挥笔写下7万字的军事理论文章。
在百团大战中,正是他的精心部署让八路军取得了辉煌胜利,更难得的是,这样一位高级将领,在最后时刻仍然坚守指挥位置,为掩护战友突围而献出生命。
为什么这首歌能传唱83年?秘密就在它的"接地气",皇甫束玉是土生土长的左权人,他深知什么样的调子老百姓爱听。
选用民歌小调,让歌曲一下子就有了群众基础,而歌词简单直白,从左权将军的家乡写到他的革命历程,再到英勇牺牲,几乎概括了将军的一生。
更重要的是,这首歌承载着太行人民最真挚的感情,它不是为了宣传而写,而是发自内心的怀念和敬仰,正因为有了这份真情,歌曲才有了穿透时空的力量。
如今的左权县,早已不是当年那个贫困的山区小县,作为全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试点县,这里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。
但不管时代如何变迁,人们对英雄的崇敬从未改变,每到重要纪念日,《左权将军之歌》依然会在县城的各个角落响起。
薪火相传的红色基因
2025年正值抗战胜利80周年,左权县的红色教育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热烈。
当地的检察院、学校、各种机构都把传唱《左权将军之歌》作为红色教育的重要内容,连幼儿园的小朋友都在老师的带领下学唱这首歌,稚嫩的童声让这首老歌焕发出新的生机。
皇甫束玉生前常说:我是太行山走出来的,思想上总还是在太行山。
2015年他在北京去世,2017年魂归太行,安葬在左权县东隘口村,临终前,他把毕生收藏的书籍、手稿全部捐给了晋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,这位《左权将军之歌》的创作者,用自己的方式诠释了什么叫"太行精神"。
如今,左权县已建成269处抗战遗址,被誉为"没有围墙的红色抗战博物馆",十字岭突围战纪念园、麻田八路军总部纪念馆等红色景点,每年吸引着数十万游客前来瞻仰,而《左权将军之歌》,则成了这片红色土地上最动人的"背景音乐"。
结语
83年过去了,《左权将军之歌》依然在太行山上传唱,这不仅仅是对一位英雄的纪念,更是一种精神的传承。
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,我们需要这样的歌声提醒我们,什么是值得坚守的,什么是值得传承的。
正如歌词所唱:他为国家他为人民沥尽心血,这种为民族、为人民不惜一切的精神,永远不会过时。
信源:
左权融媒2025年08月27日 抗战回响丨《左权将军之歌》:一曲县歌赞颂英雄
信源:
左权融媒2025年08月27日 抗战回响丨《左权将军之歌》:一曲县歌赞颂英雄
发布于:山西省富华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